马丁•伍德奖

https://nanoscience.oxinst.cn/assets/components/phpthumbof/cache/eb6874b936e7fd28931226bd02c8baaf.be7495ca208377e70d6afc92b61534fb.png

自从牛津仪器创始人马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1962年制造了商用超导磁体至今,牛津仪器一直是全球商业界和学术界低温超导磁体先行者。

我们以史为荣,更与时俱进。2013年,牛津仪器设立了马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中国物理科学奖,该奖项旨在促进国内年轻科学家在极低温、强磁场或超高真空环境下取得的科研成果。对于大部分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来说,通常都会经历比较困难但极其关键的研究生涯阶段,因此牛津仪器希望能够通过在国内颁布此项奖励,给国内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年轻科学家提供资助,促进其研究工作和职业生涯的拓展。 

  • 奖项目的:发掘和奖励中国年轻科学家的突破性研究工作
  • 研究领域:利用极低温、强磁场或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技术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尤其是极低温和强磁场环境的结合
  • 候选人资格:

候选人年龄须低于40周岁

候选人研究成果必须在中国境内大学或科研机构内取得

本届未能获奖的候选人在满足年龄的条件下可顺延为下一届候选人,但最多只能顺延一次

  • 奖励内容:

每两年颁布一次;获奖人数为2-3名;奖金总额为十五万元人民币,并提供获奖证书和奖杯

  • 提名者:候选人需要物理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提名,不能自荐
  • 申请方法:提名人下载填写下方提名表格后,上传提交
  • 评选方法:获奖者需要获得评审委员会委员二分之一以上的票数方为通过,由评奖委员会作出评审并确定最终获奖者名单

Committee Members

Committee Chairman(委员会主席):赵忠贤院士
Committee secretary(委员会秘书):程金光研究员
Committee members(委员会成员):

王楠林教授            北京大学
吕力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陈仙辉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杜瑞瑞教授            北京大学
张远波教授            复旦大学
张富春教授            浙江大学
薛其坤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
雒建林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四年,委员可连任但不超过两届。该规定从2020年开始执行。委员任期到届时,可以提名新委员人选,委员会也可以提名新委员人员,最终的增补人选由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六届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

本届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申请已结束

评选结果将在低温物理研讨会公布

往期获奖者 Previous Winners

第五届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得主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江颖教授 (PROF. Ying JIANG)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李源副教授 (PROF. Yuan LI)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hysics CAS) 金魁研究员 (PROF. Kui JIN)

第四届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得主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Institute of Physics CAS)钱天研究员 (Prof. Tian QIAN)

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赵俊教授 (Prof. Jun ZHAO)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周树云教授 (Prof. Shuyun ZHOU)

第三届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得主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Institute of Physics CAS)程金光研究员 (Prof. Jinguang CHENG)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 (ICQM PKU)林熙副教授 (Prof. Xi LIN)

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张远波教授 (Prof. Yuanbo ZHANG)

第二届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得主

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李世燕教授 (Prof. Shiyan LI)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王健教授 (Prof. Jian WANG)

首届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得主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何珂教授 (Prof. Ke HE)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王亚愚教授 (Prof. Yayu WANG) 

 

 


附件: